(资料图)
“跟着花花看大运会”“花花带你游成都”……大运会期间,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“熊猫网红”花花多次登上热搜。这只被网友亲切称为“花花”的大熊猫大名叫“和花”,如今在社交媒体已经拥有50多万“护花使者”。
一般情况下,游客为了和花花互动,需要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排队三四个小时,漫长的等待对“花粉”来说是值得的。花花在熊猫群里很有辨识度,它不护食,不计较,呆萌平和。爪子里的竹子啃不动了,就直接躺下睡一觉;被弟弟扑倒,干脆找根竹子就地躺吃;吃饭时间,大家都吃饱了,她才慢吞吞地走出来拣剩下的竹子……花花不经意的动作总是被游客进行各种拟人化解读。“慵懒”“佛系”“与世无争”,人们通过一只大熊猫,表达着自己的情绪。
大家为什么爱花花?本质是源于人们的情感需求。在现代都市人情感需求的驱使下,萌宠经济逐渐升温。从咖啡馆“撸猫”到农场看猪,再到社交网站火爆的宠物视频,可爱的小动物成为成年人的“治愈良药”。在情绪价值作用下,花花已经不仅仅是一只熊猫,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和情感依靠,代表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。
有人为它排队,有人为它出书,还有人为它手绘画像,并登上了纽约时代广场大屏。在微博、抖音、小红书等社交平台,随处可见“花粉”为花花剪辑视频、制作表情包、发布照片。走红的花花像极了娱乐圈“爱豆”,所有成长都伴随着粉丝的参与。通过短视频等相关内容进行传播,是当下文娱领域很流行的造星方式。事实证明,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解锁了这一方式,不仅成功捧红了花花,也让“熊猫之城”成都更添热度。有平台粗略统计,花花每带来一名游客,至少为成都带来1075元的在地消费。
大熊猫火了,火的不只是花花。如今国内熊猫界的顶流,南有花花,北有北京动物园的“西直门三太子”萌兰。作为一个超级大IP,熊猫经济已经站上消费领域的新风口。2021年,熊猫“福多多”在成都太阳产房诞生,野兽派品牌终身认养了它,取名为“噗噗”,并开发了一系列“熊猫噗噗”IP产品;2022年,北京两家文化公司抢先申请注册“熊猫花花”“熊猫和花”商标;如今,成都进行大熊猫营销,街头巷尾处处可见大熊猫、竹子等“熊猫IP”元素,大熊猫为整座城市引流赋能。不同的企业与品牌采用各种形式积极参与到“熊猫经济”中,一方面借助大熊猫的文化号召力,快速提升自身影响力与知名度;另一方面,也通过参与IP塑造,不断扩大熊猫IP的边界,丰富熊猫IP的内涵。
讲一个好故事胜过无数花式营销。从北京冬奥会的“冰墩墩”,到如今成都大运会的“蓉宝”,它们能成功出圈,不仅因为拥有憨态可掬的熊猫造型,还有以体育精神为底色的“人设”,以及和国人之间的情感共鸣。近年来,以大熊猫为元素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,从纪录片到动画电影,通过大熊猫,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故事更加生动。挖掘大熊猫文化,讲好大熊猫故事,也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内容。大熊猫的未来拥有广阔的舞台,在这个舞台上,离不开城市、创作者与粉丝共同的努力。
姜天骄
姜天骄
下一篇:最后一页
-
妇炎洁广告被指侮辱女性上热搜 官方致歉来了!5月17日,妇炎洁广告被指侮辱女性登上热搜。据了解,近日,妇炎洁电商官方旗舰店一款女性私处用品广告被指侮辱女性,广告写道:中日韩三国
-
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,白等两个月却没收到货?亚马逊回应“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,白等了两个月却没收到货。”近日,消费者赵先生向《中国消费者报》投诉,称他通过亚马逊购物APP下了两笔订单,在等待两个月后订单均被强制取消。
-
广东省消委会发布二手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为配合广东省推进“阳光二手车”工作,促进二手车流通行业健康发展,推动经营主体树立诚信经营理念,规范二手车交易行为,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。
-
国家卫健委:家庭医生签约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有望打通3月15日,国家卫生健康委、财政部等六部门共同提出的《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发布。
-
2022年1~2月房企拿地榜出炉:冠军碧桂园近日,中指研究院公布了2022年1~2月房企拿地(金额)TOP100榜单。令业内惊讶的是,除了品牌房企名次“乾坤大挪移”,榜单内还冒出了许多“名不见经传”的新面孔。
X 关闭
X 关闭